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授予中国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13个自然保护地“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北部边陲,辖天平山、杉木界、斗篷山三大林区,是湖南澧水和湖北清江水系发源地。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被誉为“天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氧吧”。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脉东北端、常德市石门县境内,是湖南省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2%,植被盖度达98.7%,目前共记录生物物种9120余种。保护区具有生物区系古老性、生物资源丰富性、动植物物种珍稀性和生态系统典型性等特征,被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欧亚大陆同纬度带中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全球性重要意义。保护区1998年被列为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2001年被列为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八大公山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北部边陲,地处东经109°41′45〞-110°09′50〞,北纬29°39′18〞—29°49′48〞,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6公里。东与桑植县龙潭坪镇接壤,南与桑植县芭茅溪乡、五道水镇、八大公山乡毗邻,西与湖南省龙山县相连,北靠湖北省宣恩、鹤峰。保护区辖天平山、杉木界和斗篷山三大林区,总面积20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975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44.6%,缓冲区面积为7534公顷,占保护区面积37.7%公顷,实验区面积为3491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17.5%。
八大公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林海苍茫,隐天蔽日,虽昼犹昏,奇花异草,吐芬溢芳;秀峰幽谷,碧水悬流,溪沟纵横,绝寰超尘,“幽、野、奇、险、神”等“森林王国”的自然景观集于一身。有各种天然野生花卉180余种,各种奇花异草互斗芬芳,点缀万绿;区内各种动物穿梭林中或飞翔林上,让您真正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走进林中就象进入一座巨大的绿色迷宫,形神兼备的“夫妻树”、“醉汉树”、天造地设的“七姊妹”、“十六兄弟”树等数百处植物境观。还有布满不清的藤络,匍地爬壁,攀树悬木,宛如一幅幅龙柱、画壁、蛛网。更有三科四属五体共篼,朽木再生,枯树逢春等景,让人留连忘返。特别享誉中外的“珙桐王”被称为世界之最,珙桐王花序奇特美丽,花开时满树如鸽群栖立,最称胜绝;春来百花娇,夏爽林隐清,秋赏红叶漫,冬观雪睡山,这里是登高探险,幽林寻趣,科学考察,避暑休闲,生态旅游的极佳去处。

石门壶瓶山入选世界级名录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推进生态教育工作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教育“双减”工作,坚持以自然资源为科普平台,开展自然研学实践、自然知识进校园、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等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亲近自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保护区已被收入《世界绿色名录》,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湖南省林业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今后,该保护区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运用“生态教育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为石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