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Fugechaoge的个人空间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 XF/T3005-2020

频道:消防规范 日期: 浏览:11285

    a)通过观察等方法检查消防水泵房的防火隔墙和楼板与其他部位的分隔情况;
    b)消防水泵房疏散门是否能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进入泵房是否穿越其他房间,开向疏散走道的门是否采用甲级防火门;
    c)查看消防水泵房入口处挡水设施是否完好;
    d)检查进出消防水泵房的管孔、线槽等开口部位的防火封堵措施是否完好;
    e)实地观察消防水泵房是否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条件;设置在地上或地下、半地下室无外窗的消防水泵房,应对机械通风系统进行通风量测试;
    f)检查消防泵房内排水设施或排水沟排水是否能够正常排水;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泵房是否有集水坑及污水泵,并经常进行清理。

6.1.4.6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

6.1.4.6.1 检查内容如下:

    a)燃油或燃气锅炉等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
    b)贴邻民用建筑布置的锅炉房,所贴邻的建筑的防火分隔情况,及贴邻部位的使用功能是否为人员密集场所;
    c)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相邻部位的使用功能是否为人员密集的场所;
    d)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锅炉房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e)储油间的储量、设置位置及分隔情况;
    f)是否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6.1.4.6.2 检查方法如下:

    a)检查燃油或燃气锅炉房设置的位置和设施,查看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b)查看锅炉房的疏散门是否是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c)观察锅炉房等与其他部位之间的防火隔墙和楼板的防火分隔情况;检查隔墙和楼板上是否开设有洞口及是否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d)检查锅炉房内设置的储油间的防火分隔情况;检查其储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6.1.4.7 柴油发电机房

6.1.4.7.1 检查内容如下:

    a)柴油发电机房的设置楼层位置;
    b)柴油发电机房贴邻部位的使用功能;
    c)柴油发电机房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6.1.4.7.2 检查方法如下:

    a)观察发电机房布置、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机房、储油间等分隔设施是否发生过改变;
    b)检查机房的防火隔墙和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及门是否是采用甲级防火门;
    c)检查机房内的储油间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情况;核查储油间储油量。

6.1.4.8 变配电室、瓶组间等其他重点部位

6.1.4.8.1 检查内容如下:

    a)房间的设置位置;
    b)与其他使用功能场所的防火分隔情况;
    c)相应的灭火设施设置情况。

6.1.4.8.2 检查方法如下:

    a)逐一现场检查建筑内设置的变配电室、瓶组间等其他重点部位的设置位置;
    b)采用观察、敲击等检查方法核查变配电室、瓶组间等其他重点部位的防火隔墙和楼板构造材料及做法;
    c)检查变配电室、瓶组间等其他重点部位火灾探测及灭火设施设置情况。

6.1.5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6.1.5.1 一般规定

    建筑安全疏散的消防安全评估包括对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室内外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避难层(间)、避难走道、下沉式广场和消防电梯井及前室等设施的检查,还包括对建筑使用人数是否符合防火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检查。

6.1.5.2 安全出口

6.1.5.2.1 检查内容如下:

    a)检查安全出口的设置位置、数量、宽度、出口之间的距离;
    b)检查安全出口疏散门设置形式、开启方向、逃生门锁装置。

6.1.5.2.2 检查方法如下:

    a)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根据检查场所或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指标,核算该场所或建筑每层、每个防火分区需要的安全出口宽度和数量;根据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查看安全出口的数量;
    b)现场逐个检查,安全出口位置、出口之间的距离、与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宽度之间是否互相匹配。

6.1.5.3 疏散门

6.1.5.3.1 检查内容如下:

    a)疏散门的数量、门之间的间距、开启方向和畅通性等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b)检查疏散门的形式和有效宽度。

6.1.5.3.2 检查方法如下:

    a)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核实建筑层数、高度、使用功能等,一般场所或房间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面积确定疏散门设置数量;对于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体育馆的观众厅等特殊场所,还需要根据每个疏散门的平均最多疏散人数进一步校核疏散门的数量;
    b)现场逐个检查,疏散门的形式、宽度、门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6.1.5.4 疏散距离

6.1.5.4.1 检查内容如下:

    a)观众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敞开空间的疏散距离:

    b)其他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

6.1.5.4.2 检查方法如下:

    a)对观众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使用人数较多的房间的疏散距离进行逐一检查;
    b)对照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测量房间至疏散门、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

6.1.5.5 疏散楼梯

6.1.5.5.1 检查内容如下:

    a)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位置、数量情况;
    b)楼梯构造及防火分隔构件;
    c)管道穿越情况及装修材料等情况。

6.1.5.5.2 检查方法如下:

    a)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查看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设置位置有无改变,改变后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b)逐一检查各疏散楼梯,查看楼梯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被封堵、占用及存放杂物;
    c)观察管道穿越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d)查看有无可燃材料装修。

6.1.5.6 疏散走道

6.1.5.6.1 检查内容如下:

    a)疏散走道的设置形式、围护结构完整性;
    b)走道宽度、长度及走道畅通性等情况。

6.1.5.6.2 检查方法如下:

    a)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核实走道的设置形式有无改动,不同部位疏散走道是否满足疏散的要求;
    b)根据建筑类别、房间布置情况,实际测量走道宽度、长度;
    c)检查走道是否被占用、封堵、堆放杂物或改为他用。

6.1.5.7 避难层(间)、避难走道、下沉式广场

6.1.5.7.1 检查内容如下:

    a)避难层(间)设置的楼层高度、间距、数量、可供避难的净面积、疏散楼梯、外窗和消防设施的设置等情况;
    b)避难走道设置位置、设置形式、防烟前室、直通地面的出口数量、走道净宽、装修材料、消防设施设置等情况;
    c)下沉式广场的敞开空间净面积、开口间距、疏散楼梯、防风雨棚等情况。

6.1.5.7.2 检查方法如下:

    a)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了解避难层(间)设置楼层,对每个避难层(间)的形式、前室、出口数量、间距、分隔设施、装修材料、外窗位置及面积、消防设施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和测量;
    b)实测和计算可供避难的使用面积;
    c)实地检查避难走道、下沉式广场设置位置,观察是否满足避难疏散的要求。

6.1.5.8 消防电梯井及前室

6.1.5.8.1 检查内容如下:

    a)首层的消防电梯前室或扩大前室至室外出口的距离;
    b)消防电梯每层停靠情况;
    c)轿厢内装修材料;
    d)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的防火分隔情况。

6.1.5.8.2 检查方法如下:

    a)逐一检查,对每层电梯前室进行检查;
    b)实际测量首层的消防电梯前室门至室外出口的距离;
    c)检查每层电梯前室是否被占用或改为他用,前室是否设置卷帘,前室内是否有其他门、窗、洞口;
    d)查看电梯内装修材料是否为不燃材料。

6.1.6 建筑内部装修

6.1.6.1 检查内容如下:

    a)建筑内部装修部位及材料的燃烧性能;
    b)建筑内部装修遮挡消防设施的情况;
    c)建筑内部装修影响安全出口、疏散门和疏散走道的情况。

6.1.6.2 检查方法如下:


您是本站第243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