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课件设计以“9.29”锐奇宁波火灾案例为主题,将这起事故中由于一桶小小的香水引发火灾,反映出消防安全责任人利欲熏心、消防安全管理人漠不关心、员工掉以轻心。通过“三心”引出需要注意的各类消防安全事项体现在课件中,并且融入了授课人的手势动作,极具亲和力和表现力的同时也能更好的说明课件中的各类消防知识点。同时,课件中也加入了大量直击人心的火灾案例视频及现场照片,能让宣讲人群更引以为戒、感同身受地接受消防知识。
课件以“香水有毒”为主题。对待消防工作,如果责任人利欲熏心,管理人漠不关心,操作员工掉以轻心,迟早会剧毒攻心,伤心痛心。所以做好消防工作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上下一心,苦口婆心,真情真心,才能刮骨去毒,去除麻痹大意、排除隐患问题,才能大快人心,让企业安全发展。
课件以三个“心”:“利益熏心”、“漠不关心”、“掉以轻心”,来举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重点企业员工在消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一懂三会”进行解毒:一懂,懂得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三会,是指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郑重其事除隐患、重兵集结扑救火灾、突出重围快逃生、语重心长做宣传,围绕一懂三会来说明重点企业员工该如何提高解毒能力;课件创新意识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风格特色鲜明,给宣讲人群留下十分深刻的记忆,提升课件的传播力和宣传成效。
讲稿正文:
大家好,我是消防安全宣传员×××。
关于灭火,大家能想到哪些方法呢?用水泼,用沙土盖,用灭火器喷,也有小朋友会说“还可以用嘴吹啊,吹生日蜡烛不就是把火灭了吗?”没错,一些较小的火焰,如蜡烛、火柴、打火机这些确实能吹灭,那是因为大量的风吹过较小的火焰时,会瞬间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消防员用的风力灭火机,就是这个原理。可吹风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火大风小的时候,不仅不能灭火,吹来的氧气还会使火越烧越旺。
我们来看个案例(播放视频)。浙江宁波的一家日用品加工企业包装车间的员工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就在此时,一名员工看似寻常的操作,却酝酿着一场巨大的灾难。12点48分,一名员工离开包装车间,进入到香水灌装车间,调配并加热香水原料。正当他将加热后的香水原料倒入一个塑料桶时,一团火苗突然蹿了起来。
当火苗出现之后,这名员工的一系列灭火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他首先用嘴去吹,希望将火苗吹灭。但火不仅没灭,反而更大了一些。他又拿了一个盖子去盖,发现桶盖和桶并不吻合,火依旧在燃烧,此时金属桶内的残留易燃液体也已经被引燃。
眼看着火烧得越来越大,他又朝着火苗用嘴吹,发现还是不管用,慌乱中他又拿起纸板煽,火反而烧得更旺了。这一系列操作形象地诠释了一个成语叫煽风点火。当他停止煽风之后,客观来讲,当时的火势并不算大。如果采用正确的处置方式,完全可以快速将火扑灭。在起火点不远处,就有三个灭火器。很显然,他并没有发现,而是继续着他的错误行为。就这样,延误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别看这一桶小小的香水,却让 19人命丧火场。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话题《香水有毒》。
这是发生在2019年震惊全国的宁波“9.29”锐奇重大火灾事故,这名员工名叫孙常松。我们可以看到,厂房内各种储罐随意堆放;员工使用易燃可燃物,更是马虎大意;墙上的灭火器成了摆设。哎!我们无奈的感叹,如果老板重视消防安全就好了,如果管理者尽心尽责就好了,如果孙常松会使用灭火器就好了,如果……
火灾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恶果。可以肯定地说,这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这是锐奇的生产厂房,私自翻建,未经任何审批验收,是彻头彻尾的违法建筑。为了所谓的节省经费,整个三层楼的厂房仅有一个用于疏散的楼梯间,可怕的是,每个窗口还加装了无法开启的防盗窗。
香水有“毒”,毒就毒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利欲熏心。
各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你们的单位都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危险性大,一旦着火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许大家会说,我们单位比锐奇正规得多,都是经过消防设计验收的合法建筑,从未发生过火灾,今后也不会着火。可没出事,不代表没有隐患,如果大家都盲目自信或者心存侥幸,哪天真要出事了,第一个被追责的就是各位。
大家千万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吓唬大家。在2019年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中,被追责人数达到107人。其中原公司法定代表人、副总经理兼硝化车间主任陶在明更是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当下,很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还单纯地认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就是消防队的职责,对自己要负的法律责任却全然不知。大家作为领导,当需要我们拍板决策的时候,那我们要听的第一个声音就是要听法规的声音,遵纪守法才是前提。那大家开展消防工作要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呢?也就是刚刚跟大家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这三项法规基本涵盖了大家要开展消防工作的职责、内容和要求, 我们一定要认真查看,反复思考 ,真正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当然,一个单位的责任人,除了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之外,还需要处理很多其他的公务,精力也有限。所以,为了方便大家梳理,在这里我为大家总结了对待消防工作的几个“不能”,希望各位务必要做到。该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不能躲,该实施的消防工作计划不能少,该批准的消防工作经费不能省,该组织的消防检查,该整改的火灾隐患不能缺。特别是商业综合体,建筑复杂、业态丰富、人员密集,出不得事,也出不起事,该定期召开的消防工作例会绝不能走过场。
我们再来看锐奇火灾。自开工以来,锐奇未制定任何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未开展一次消防疏散演练,员工未经任何消防安全培训,稀里糊涂就送上了生产岗位。
香水有“毒”,毒就毒在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漠不关心。
锐奇厂房着火后,肆意堆放的储罐爆炸燃烧,高温烟气顺着楼梯间向上蔓延,楼上的人上不得,下不得,出不得,整个厂房瞬间成了人间炼狱。
火灾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火灾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前一定埋下了种子。“小洞不补,大洞叫苦”,很多人就是抱着“火灾绝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想法,才会出现错把消防当儿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痹思想。
管好单位的消防工作真就这么难吗?有的管理人宁愿在工作期间四处闲聊,却对锁闭的安全出口,熟视无睹;有的管理人宁愿花几百万买一个“镇店之宝”,却对年久失修的消防器材,漠然置之;还有的管理人宁愿请大师勘察风水,却对上门检查的消防监督员,敷衍塞责。这归根到底,都是对问题的重视不够,对危险的意识不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不正。
作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我们必须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提高工作责任感,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日常检查力度,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当然,我们不仅需要做好自身这部分的消防工作,还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拿防火检查工作来说,管理人不仅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还要监督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应进行本岗位的防火检查,将防火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
各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你们可是消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换言之,老板的身家甚至性命,员工的福祉乃至未来可都掌握在你们手里。可现实中,有些管理人聊起生产经营头头是道,抓安全的本职工作却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我们来看这段视频,第一感受是不是瘆得慌。消防控制室作为火灾防控的中心枢纽,消防安全管理人竟然安排一个假人堂而皇之地坐镇指挥。消防控制室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和信息中心,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值守,放个“假人”值班,假如有火灾报警,或有反馈火情信号的话,等于无人值守,将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小火很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灾。该企业负责人为应对消防监督检查,让这样的神操作更加逼真,还给“假人”模特更换不同颜色的衣服,经常改变“假人”模特的“工作”位置,可谓是煞费苦心。
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自欺欺人的荒唐做法,表面上看给企业节约了用人成本,实际上则是自毁长城,让企业的消防安全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如果纵容这样的荒唐行为,迟早要出事!
我们都应该清楚,消防控制室是每一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该重点关注的核心部位。消控室值班人员更是企业内火灾防控的前沿哨所,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可在有些企业,消控室却成了失控漏管,散兵游勇之地。值班人员为考取证件不说,职责任务更是全然不知。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值班人员在工作期间呼呼大睡,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打游戏机,更有甚者在消控室熏腊肉,烤香肠。这真是出人意料,颠覆想象。
各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你们是各企业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可千万别糊涂大意,当甩手掌柜。
2013年,北京喜隆多商场的一把火,烧了将近9个小时,345名商户损失惨重,两名消防员在火场中牺牲。这起火灾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失控漏管是主要原因。
火灾发生的初期,消控室就接到了两次报警,可值班人员不仅没有按规定到场查看,在简单粗暴地做了消音和复位后,就瘫坐在沙发上玩游戏。直到出现大面积报警后,才起身翻阅说明书。事后了解,商场的消控室只有一名值班人员,还是半个月前刚上岗的新员工。更令人气愤的是,作为商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知值班人员未经任何专业培训,还敢如此大意地安排其在消控室坐镇指挥,真是胆大包天,麻木不仁!最终,这名管理人因失职渎职,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我们也都知道,一个企业更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可没有安全一切等于零。消防安全管理与生产、经营等其他活动一样,都是单位应当自主考虑和安排的事情,并应依法承担责任。
各位管理人,你们的第一职责就是抓消防安全。不出火灾事故,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绩。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我们的员工也是企业内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员工朋友都应该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因为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火灾。就比如前面的视频中,孙常松那煽风点火的神操作,各位一定记忆深刻。
香水有毒,毒就毒在操作员工的掉以轻心。
如何解毒,要从做好“一懂三会”着手。
一懂,是指懂得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锐奇火灾中,孙常松明显不懂香水制作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操作起来才会如此随意。我们来看这张香水成分表,有酒精、异构烷烃、二甲基烷烃、三甲基烷烃。除酒精外,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大家都比较陌生。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大部分含有“甲乙丙烷苯烯氢磷”字样的物质,都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我们在接触和使用这些物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现在的企业都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有的员工要接触和使用危险品,有的,比如搞产品设计或者包装封装的也许根本接触不到。但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接触不到,就可高枕无忧。在“9.29”锐奇火灾事故的死亡名单中,就包含企业的老板和老板娘。无论你是什么工种,只要在企业内就应该懂得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换个说法,如果你知道身边有个定时炸弹,还敢马虎大意吗?那接触危险品的员工就更应该小心谨慎,无论是使用还是储存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切莫把危险当儿戏。
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将员工生活用房就安排在厂房仓库内。说实话,看到这样居住的环境,我真替你们捏把汗!隔着一道门帘,一边是危险品,一边是呼呼大睡的员工。面对这样的黑心老板,大家一定要长点心,哪一天,真要爆炸起火了,你可能再也醒不来。
三会,是指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
会报警,可不是拨个119这么简单。在“9.29”锐奇火灾事故中,没有第一时间报警也是造成特大火灾的原因之一。大家知道吗,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场,消防员在听到警报后1分钟内,必须穿戴整齐,登车出库。而锐奇火灾烧了4分钟,实在控制不住了才报警,耽误了最宝贵的时间。我们总结了拨打119的三要素。一是要快。你千万别低估了火灾蔓延的速度,又或者担心消防队上门是否会收取费用。只要第一时间报警,哪怕消防员上门扑了个空,我们不仅不收费,还要夸你有智慧!二是要准。准确表达着火的位置、部位、着火的物品,燃烧范围,有无人员被困等信息,消防员才能准确判断,高效处置。三是不能狠。起火了,大家着急,我们充分理解,但有些报警人不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接警员多问几个问题还不耐烦,以为是故意刁难,在电话里骂骂咧咧。这种狠,我们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耽误的却是您的时间和生命。此外,会报警不仅是会拨打119,还要向周边人报警,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向企业管理者报警。
下面,我们讲,会灭火。这是2018年长沙某加油站的一起火灾,小车失控撞上加油机,瞬间引发了大火。更糟糕的是,距离着火点不到3米的地方,就停放了一台满座的客运大巴。危急关头,7名员工临危不乱,手持灭火器协同配合,仅用38秒就扑灭了大火,成功避免了一次重大危机。事后,这7名员工获得了80万重奖。
听到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有些心动?我可不是哄骗大家去制造一起火灾,再逞英雄骗奖金。而是想告诉各位,关注消防安全,掌握灭火技能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很多事故中,应急处置不当是导致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火灾发生后,起火部位的员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扑灭初期火灾,并根据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的自身职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才能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日常宣传培训中,我发现,很多员工对一些简单的灭火器材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都不了解。这要是真的发生火灾,别说灭火,能保命都算是万幸了。那我接下来就跟大家讲一讲,平时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干粉、泡沫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但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固体物质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期火灾。那灭火器到底怎么用,我们来看这段视频。企业内不同的部位需要根据其相关特点配备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损坏、过期的情况,及时进行更换。
我们企业内,除了灭火器,还有消火栓,水枪水带等灭火设施,这些不是为了应付消防检查,而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平时,我们一定要多操作,多演练。
火魔无情,当我们遇到火灾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人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我们能利用身边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在火场中,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只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依靠平时对消防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急关头,才能应付自如,从容逃离险境。
有些员工会担心,火烧大了,就是会也不敢灭啊?没错,我们讲会灭火,是指会扑灭初期火灾,火势一旦不可控,就要会逃生。这是锐奇火灾中的另一处监控画面,火灾发生后,很多员工都有察觉,可他们却无动于衷。但凡有人组织有序撤离,也不至于酿成这等悲剧。
平时,我们一定要将安全出口的方位和数量了然于胸,一旦发生火灾,能下意识往安全出口跑。对于公众聚集场所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同时间在同空间内的人数较多,平时就应该多组织开展疏散演练,明确安全出口的使用范围,做到逃生科学有序。很多企业进厂前,要将手机等私人物品存放于储物柜内,发生火灾时,切莫贪恋那点财物,命都没了,手机还有何用?
公众聚集场所的员工,你们可别光顾着自己跑,更要帮助往来的顾客安全逃生。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如果现场工作人员不积极疏散在场群众,在场群众由于缺乏引导,惊慌失措,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不仅如此,你们很有可能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要组织人员疏散,又或者觉得这是老板的事,是管理者的事,即便是起火了,也与我无关。那我们来看《消防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如不履行该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所以,火灾发生时,我们每个单位都必须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其实,纵观这些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火灾事故,有几起不是因为我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酿成的恶果?又有几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罚呢?很多时候,这些安全隐患并不是我们没有看到,但为什么却没有及时地处理好?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安全的重视,让一时的安稳蒙蔽了双眼,等到醒悟的时候,为时已晚。
各位,我们办企业,搞生产,是求财的,不是送命的。对待消防工作,如果责任人利欲熏心,管理人漠不关心,操作员工掉以轻心,迟早会让你剧毒攻心,伤心痛心!
消防工作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上下一心,苦口婆心,真情真心,才能刮骨去毒,大快人心!
我的授课完毕,谢谢大家。